从现实情况来看,展览业确实存在类似 “快时尚” 垃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材料使用不环保:国内大部分特装展位以木材、桁架喷绘等非环保型材料为主,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噪声、油漆等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空气,还危害参展和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
资源浪费严重:通常一场展会会产出垃圾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50%,有一半的东西被丢弃,展装使用材料撤展后大部分不可再利用,回收率仅为 10% 左右。2019 年全国展装垃圾达 86.8 万吨,展览场变成垃圾场的现象较为普遍。
-
处理方式不环保:展会垃圾大部分由参展商或搭建商自行运走,处理方式主要有运送垃圾中转站、部分碾碎后直接填埋、部分进行锅炉焚烧三种,因均为搭建企业自行处理,不环保且难度大,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不过,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尝试。部分城市如青岛在会展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开展绿色会展攻坚行动;一些展会如广交会设立 “绿色特别奖”,进博会制定《绿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准》等,都在推动会展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同时,厚街镇在打造 “无废会展” 亮点示范项目,从多个方面促进展会期间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1。但总体而言,绿色会展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强制标准,产业规模也有待进一步发展。